


历史
道孚在隋朝为附国属地。唐朝时归属吐蕃。明朝属长河鱼通宁远宣慰司(明正土司)。康熙四十年(1701年),清朝廷册封境内十土百户。雍正七年(1729年),境内由明正、丹东、麻书、孔撒四土司分治。宣统三年(1911年),该地设置道坞设治局。1912年,成为道坞县,1913年,更名为道孚县,属川边特别行政区。1925年(民国14年)改为西康特别行政区。1935年(民国24年),在道孚设立了西康宣慰使公署。1936年,红军长征经过道孚,在这里成立了道孚县博巴政府,以及各乡级的博巴政府。1939年,属西康省第一行政督察区。1950年,道孚归西康省藏族自治区。 1955年, 西康省撤销后,道孚划归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,1978年临近的乾宁县撤销,所辖协德、扎坝2区划归道孚县。
地理
自塔公草原远眺垭拉神山道孚县地处川西北高山高原区,属于大雪山山脉的北段,地形复杂。地势东北高,东南低,境内最高点海子山(俗称:垭拉神山)海拔5820米,南部河谷地区最低处为2670米。大雪山是境内的南北分水岭。岭北的沙冲河、玉曲河等向东北汇入大渡河水系;岭南的鲜水河、柳日河、庆大河等向东南汇入雅砻江水系。道孚县属于青藏高原亚湿润气候区,高原河谷寒温带气候。年平均气温为7.8度 ,1月平均气温2.5度 ,7月平均气温16度,年降水量569毫米。 当地植被多为亚热带高山常绿叶林,及高原寒温带草原。除有冷杉、云杉、铁杉、柏木、桦木等树种外,还有国内少有的垭拉红杉原始森林;境内有獐、豹、白唇鹿、小熊猫、猕猴、白马鸡、羚羊等几十种珍贵动物。
道孚县八美镇境内的八美石林是中国少见的糜棱岩土石林。八美石林通常成簇状突出于地面,外形尖耸,颜色深黑,与周围的高原草原形成鲜明对比,与华南的石灰岩喀斯特石林相比有着不同的风格。
行政区划及人口
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,道孚县总人口为44848人,有藏、汉、羌、回、苗等16个民族,其中以藏族为主体,约占总人口的89%,多信仰藏传佛教。
2004年,道孚县辖
2个镇:鲜水镇、八美镇。
20个乡:格西乡、麻孜乡、孔色乡、葛卡乡、扎坝区(亚卓乡、仲尼乡、红顶乡、扎拖乡、下拖乡)、瓦日乡、木茹乡、甲斯孔乡、甲宗乡、七美乡、银恩乡、维它乡、龙灯乡、协德乡、色卡乡、沙冲乡。
语言
道孚县语言种类丰富,有保存古音相当完好的藏语道孚话,以及藏缅语族的道孚语、扎巴语等语言。
文化
惠远寺附近的农村民居院落道孚县及其所属的甘孜藏族自治州,属于康巴藏区,风俗习惯以康巴藏族文化为主。境内的垭拉神山是藏族文化中“世界形成之九神山”中的第二座,地位仅次于岗仁波钦神山。道孚的惠远寺是藏传佛教黄教的重要寺院,于清雍正七年(1792年)由清政府拨款为七世达赖格桑嘉措建造。格桑嘉措在此居住7年,以躲避入侵西藏的蒙古准噶尔部族。这里也是11世达赖克珠嘉措的出生地。道孚的藏式民居在藏区为人称道,其多为木质结构,内部装饰华丽,外墙颜色对比明快,是藏区民居建筑具有特色的代表。
四川甘孜藏族稻城县金珠德西社区委员会4.07亩(2717平方)商服用地转让,25年年限,转让费600万
转让四川甘孜藏族4亩其他商服用地25年
田坝乡30亩旱地出租
四川泸州纳溪区160亩果园出租,30年年限,850元/亩/年,适合生态种植
攀枝花仁和平地20亩工业用地转让,40年年限
巴中市平昌县兰草镇30亩林地出租,租金12000元/年
巴中平昌兰草镇30亩林地出租,租金12000元/年
巴中平昌县兰草1.2亩旱地出租,适合做民宿,隐居,流浪等
宜宾珙县巡场3000亩工业用地招拍挂,40年年限,出让金13万元
乐山市市中区苏稽镇杨湾村土地150亩左右出租,1500/亩/年
四川巴中平昌县兰草镇30亩林地农家院出租,1.2万元/年,20年年限,适合休闲养老度假
四川成都5A景区大邑县安仁32亩其他林地出租,10年年限,租金60000元/年
绵阳三台景福15亩林地,可用50年,前5年免租金
黑龙滩旁山青水秀综合用地出租
四川省崇州市怀远镇宝峰村约100亩林地出租
绵阳游仙凤凰乡60亩其他林地转包,40年年限,转让费40万元
种养殖、农家乐、钓鱼
汶川县水磨古镇盘龙溪村260亩其他林地出租,20年年限,租金300元/亩/年
李桥106亩林地 — 有林地转让
自贡市贡井区龙潭镇沙溪口1800亩其他林地转让